为您提供:广东东莞市中堂镇四乡村最近的花圈店
四乡村花圈店,专业提供四乡村网上订花圈,四乡村花圈店送货.定购花圈订购,预订花圈,送花圈服务,各种丧事花圈广东东莞市中堂镇四乡村花圈店创办于2000年。目前在全国已经设立超过5000家直营及配送商.广东东莞市中堂镇四乡村花圈店专业代送四乡村鲜花花圈,负责写挽联条幅。专业花圈免费配送服务,白事花圈,丧事花圈,殡葬花圈,悼念花篮,葬礼花圈,现做现送,2h闪电送达.11品牌老店,追思故人,深切缅怀,四乡村花圈店已有近16年的工作经验,坚守着准时,守信,保证质量,为您送去无限的哀思!
四乡村最近的花圈店服务项目:提供网上订花送花、鲜花、蛋糕、花篮、花圈、果篮,公仔,巧克力,绿植,会议用花,展会用花,节日用花等订购,您只要通过网上下好订单,我们会安排四乡村附近连锁花店及时送出,并由总部提供售后服务。为保证客户的利益,所有的商品订购流程均在本网站统一完成,多谢!
配送范围:
订货流程:
浏览商品→点击购买→注册或直接购买→填写订单→选择支付方式--成功提交→配送店按您要求送货上门
注意事项:
1、四乡村市区可以做到最快3小时送货上门(郊区需另外加收运费),但请尽量提前24小时订货,以保证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安排送货。
2、正常配送时间为:8:30—21:00(乡镇晚上不配送),17:00以后订购的商品系统会转到第二天安排!
3、每张订单的确认、配送和收货人签收状况,送货人可在每个环节查询自己的订花状态。
4、四乡村市区免费送货上门,四乡村乡镇需加收路费(30-80元)部分乡镇及郊县仍无法送达,订购之前提跟客服联系
您现在的位置:
广东 >
东莞市 >
中堂镇 >
四乡村
配送范围:




四乡村位于莞城西北部,在中堂镇墟西南方 6 千米 处,是中堂镇境域最西边的一个村。四乡村三面环水,东北面与马沥村接壤,西南面与麻涌镇东太村和新基村隔河相望,南面与望牛墩镇福安村、朱平沙村隔河相对。 2006 年村总面积为 2.3 平方千米,辖下有泗涌、东涌、西涌、西华 4 个村民小组,户籍人口 3138 人,外来人口 680 人。
一、村名及立村沿革
四乡村因由泗涌、东涌、西涌和西华 4 条自然村组成,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定村名为“四乡”并沿用至今。
泗涌自然村开村始祖郭德尚(字佐君)原居南沙(今高埗镇草墩村),于清朝乾隆 18 年( 1735 年)提议迁移并成行,择今地定居,定村名为泗涌。当年同迁的有 24 人,后因强邻侵袭及遭遇台风、洪水等自然灾害,同来者都退回南沙定居,唯有佐君坚持不走固守家园 20 余年,之后其子郭朴斋再次组合十多户村邻到泗涌,重整村舍,垦土农耕,村庄得以不断扩大,于 1839 年,村人建郭氏宗祠。 2006 年有户籍人口 112 户 485 人。
东涌自然村于清康熙年间立村,有近 300 年历史。立村前此地有马沥村人居住,为方便耕作,到此建房定居的人多起来,形成村庄,并取村名东涌,定居村民以彭、梁、萧、黄等姓为早,后陆续有梁、袁、吴、张等姓氏村民从附近迁来,至建国初期,全村已有 10 多个姓氏。 2006 年有户籍人口 197 户 797 人。
西涌自然村于清乾隆年间(约 1735 年)立村。自郭氏在泗涌立村后,立村较早的马沥村梁氏族人为防止郭族发展扩大地域,便派出部分梁氏族人到马沥洲西南端定居,后来其他姓氏也陆续从附近迁来,便形成村庄,取名西涌。民国后期由于社会0,争权霸地,矛盾激化,终于 1947 年暴发了宗派大械斗(俗称西涌崩围),当时人心惶惶,纷纷外出投亲靠友,至使村中人烟稀少,一片荒凉,建国后村民才返乡重整家园。 2006 年户籍人口 220 户 883 人。
西华村立村于清朝乾隆年间(约 1738 年),立村时仅冯、黎两家,共 10 多人,冯氏从莞城迁来,黎氏从麻涌东浦村迁来,因当时两家所建房屋均西向,所以取村名西华。 1740 年李氏一族 70 多人从增城迁来, 1742 年周氏从常平周屋厦迁来,并认定一片风水好地,买地十亩建户落户,后人称此片地方为“周家村”。“西涌崩围”事件中有小部分西涌人流入。 2006 年户籍人口有 260 户 973 人。
二、经济状况
四乡村经济核算一直以来都是各自然村独立核算。村集体经济主要是两间红砖轮窑,第一间建于 1976 年,第二间建于 1985 年,两厂年产红砖约 528 万块。各自然村数百年间均以农业为主,到 1990 年, 4 个自然村共建起建材厂(轮窑) 12 间,集体总资产 1000 多万元,年纯收入 400 多万元。至 2002 年,其中 6 间砖厂已停产并拆除。拆除红砖厂后,四乡村积极盘活土地资源,通过调整产业结构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至 2006 年共引进东莞市金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、东莞市众兴船舶制造有限公司、东莞市东上板业有限公司、东莞市鸿业新型材料有限公司、东莞市新华业环保纤维有限公司、东莞市奥环沙泵厂等 6 间民营企业进驻我村。 2006 年全村企业及个体户总数为 47 个,工业总产值 4960 万元,村本级资产总额为 907 万元,农村人口人均年纯收入为 8449 元。
三、教育、文体及其他
四乡村在 1949 年前有私塾小学,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,由各自然村自办小学,于 1957 年集中到四乡大队开办四乡小学,于 1994 年村集资 55 万元进行重修。四乡村民历史以来喜好粤曲,除请外地剧团来村演出外,还有村民自娱自乐的粤曲演唱、演奏活动,村有乐手多人。 2002 年,全村共有篮球场 5 个,其中灯光球场 4 个,龙舟 7 条。
(本文地名介绍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)
